ROCGTA第九期電子報2008/02/25

Post date: Sep 10, 2012 7:42:20 AM

中華民國輔導教師協會電子報第九期(97.02.25)

首先要向各位抱歉的是,協會已好久沒發行電子報了,但是這段時間理監事與學校輔導體制觀察小組們仍常聚會,討論各項法令與政策的現況及行動策略。寒假的「輔導老師的專業認同與實踐」工作坊由理監事與各地區聯絡人參加,主要目的是要凝聚各地區核心幹部的共識,發展出集體行動的力量,再回到各地區辦理會員與當地輔導教師的論壇與活動,因此,在夏林清老師的帶領之下,辦了個小型的工作坊,好讓大夥充電再出發。

這段期間,有些地區還是展開行動,例如:彰化區高中職輔導老師定期會報就針對輔導老師的困境辦座談會,台南地區高中職輔導老師也針對高級中等教育法第21條彼此對話。

年過完了,也開學了,協會將積極發行電子報讓您瞭解目前協會所關注的問題。也順便告訴您一個令人高興的舊聞,本會會員鄭越庭(原屏東高工輔導主任),去年暑假榮升內埔農工校長,恭喜他!苗栗公館國中邱國鴻老師慨捐伍萬元,給予協會非常大的鼓勵,感謝他!

目前幾個協會關注的法案與政策,跑得最快的是高級中等教育法,協會理監事打算提出「廢除高中職輔導工作委員會」的組織,當初是因高中職並無輔導室的編制,才設置輔委會,方便學校輔導工作的推動,然而國中小並沒有設置;如今高級中學既將設置輔導處(室),似乎就不必疊床架屋了,請您表達您的意見好嗎?我們希望蒐集會員們的意見,做為後續行動的依據,謝謝您!

網路投票網址http://www.my3q.com/go.php?url=rocgta/rocgtavote

最近協會到底在忙些什麼?謹摘錄張麗鳳理事長於96.12.27.在<高雄市高中職友善校園檢討會>中,對校長、學務主任、輔導主任的專題演講「專業的學生輔導工作」,得以一窺全貌,我們將分成三期以電子報形式寄出。

在社工與心理師即將進駐校園之際------深思學校輔導工作團隊的組成模式與輔導教師的專業主體性

目前教育部正在推動有關設置社工與心理師的學校輔導相關政策與法案計有:

1.學生輔導法草案---教育部版本第5條(學生輔導相關人員及資格)支援輔導人員:指依本法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協助輔導教師實施介入性輔導措施之各類專業人員,應具備心理師、社工師等執照或其他專業證照,其進用辦法依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

2.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法草案

第21條:高級中等學校得置…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

第22條:高級中等學校得另置具有專業知能之專任輔導人員(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社會工作師)及義務輔導人員若干人。

3.十二年國教實施計畫「增置國中與高中職輔導人力方案」

輔導教師協會協會主張各縣市應成立「學生心理諮商中心」、「學生輔導資源中心」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聘僱專業輔導人員(社工、心理師)巡迴或駐區協助學校介入性輔導工作。上述觀點獲得與會多數委員的共識,但是尚未詳細討論。

4.取消國中小教師免稅增置輔導人力方案

廢除國中小教師免稅後,國教司分得12億、訓委會分得8億,其中4億擬聘駐校社工;4億擬聘駐校心理師。

教育部下授太多輔導工作壓垮輔導教師犧牲學生的受輔權益

目前學生輔導工作除了一般的生活、生涯與學習輔導三大範疇的工作外,教育部在發展性與介入性輔導工作方面還推動許多政策,如友善校園輔導工作中含括的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校園憂鬱與自我傷害防治三級預防工作計劃、認輔工作、網路成癮輔導工作、高風險家庭通報、校園性侵害與性騷擾通報與防治工作、中輟生通報與復學輔導等。再加上如火如荼推動的特殊教育工作、還需經常應付相關訪視與評鑑工作這些林林總總相當繁重的輔導工作,幾乎已經讓輔導主任、與輔導教師人仰馬翻。只能擠出時間力氣做介入性輔導工作,時常無法兼顧個別諮商工作,常因開會、研習、趕寫計畫、辦初級預防活動而犧牲與學生諮商的時間,「很抱歉老師得去開會,延到下星期好嗎?」「很抱歉老師老師得去研習,改時間好嗎?」,「很抱歉,校長臨時召見,等我一下好嗎?」時間不穩定諮商很難做的好,學生很容易就中輟了,輔導老師也會有自責與挫折感。

美國的學校輔導教師竟然能為每一位學生做個別輔導計畫,Dr. Carolyn Stone:「因為我們美國沒有像台灣的教育部會派下這麼沈重的工作!」。

學校輔導工作最需要增加的人力是專任輔導教師

政局紛亂、經濟衰退,高風險家庭增加,青少年問題越發嚴重,學校輔導教師卻被困在初級預防與輔導行政事務中,無心力從事心理諮商,所以就應該增加社工與心理師的專業輔導人力嗎?哪一種專業人力是學校輔導工作最需要增加的人力﹖

林家興等(2000)在國民中學試辦專業輔導人員實施成效及可行推廣模式評估一文中指出:大約五成的受訪者認為現階段國民中學輔導工作最需要的是比照高中的專任輔導教師,只有大約二成的受訪者認為是社會工作師。

高中職輔導工作組織與人力的需求如何補破網?

1.需要設立正式的輔導處

2.輔導行政人力方面需要增設組長與幹事或工友

3.需增加專任輔導教師的員額

我們就能把輔導工作做得更好!!

社工師、心理師無法取代輔導教師的功能

1.對適應困難學生需要有了解學生生活的各層面,如課程、班級氣氛、師生關係、學校文化與脈絡、家庭等具生態系統觀的學校輔導教師才能給予真正的幫助。

2.社會工作師專長在於整合社會資源與個案管理,心理師專長在於精神異常個案之診斷與心理治療及嚴重適應困難個案的心理諮商,這兩類專業人員養成背景多數未涉獵中小學教育與學校輔導之訓練,且並未與學生共同生活在校園中,較不了解校園的文化脈絡較難以生態系統觀介入,所以仍無法取代輔導教師的功能。

3.社工師與心理師無法從事教學、初級預防與輔導行政工作。

不具教師資格的社工師、心理師進駐高中職成效不大,訪談高中教師的意見:

1.他們未受學校輔導的訓練不瞭解學校的教育與輔導生態。

2.只能輔導少數精神疾患、家暴、性侵與高風險家庭的個案,需求性不高,分工與角色易與輔導教師混淆。

3.無法協助升學與生涯輔導工作。

應先健全學校輔導體制

1.中小學輔導工作長期以來存在組織架構不健全、輔導教師編制人力不足、輔導專業化遲未能建立等三大弊病(張麗鳳,2005),

2.如果不先改善這些中小學輔導體制的弊病,在缺乏健全、專業的校內輔導合作系統下,引進社工師與心理師徒然花費更多時間與校園文化磨合,其能發揮的成效必將受限。

學校輔導工作團隊應以輔導教師為主體整合校外專業資源

一些患有嚴重心理困擾問題的社會弱勢族群兒童與青少年們,雖然身處於許多可運用之社會福利與心理健康資源的大環境之中,但對他們最適切也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80%以上仍來自於學校輔導室所提供(王麗斐,2006)。因此應發展以學校為本位的輔導工作原則,以學校輔導教師為核心,視個案的諮商與輔導需求,恰如其份地運用校外專業人員資源,共同發揮三級輔導功能,並應發展清楚分工與整合校外專業資源之合作機制(王麗斐,2006)。趙淑珠(2005)也主張應以學校輔導工作為主體,以其他相關專業為輔的互補性及合作性的團隊機制。

屬二級預防的介入性輔導方面應由輔導教師為主力來負責,初級預防部分應由校園內的導師、任課教師、行政人員、輔導老師一起分工合作來推展。當校園有高風險家庭、罹患精神疾病個案、家暴性侵事件、長期中輟、吸毒成癮等發生,而需運用校外其他支援輔導人員如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社工師等的支援以實施矯治性輔導措施時,應即進行轉介。並由輔導教師擔任個案管理者的角色。(趙淑珠,2005)

學校輔導工作專業團隊的分工與合作

各專業間應即展開專業對話並互相學習,以增進對各自的專長與工作模式的瞭解,各專業間應本著平等、尊重、分工互補的精神一起合作。學校輔導、諮商心理、臨床心理、社會工作、精神醫學等均是一門專業,各有所長並無高下尊卑之分,應本著平等、尊重、分工互補的精神增進對彼此專業的認識,並考慮學生的受輔需求與權益的前提下一起合作。(繼續閱讀)

輔導教師協會的觀點:

1.應先健全學校輔導體制,先設置輔導處、增設組長與幹事、增設專任輔導教師,再視學生輔導需求約聘心理師、社工師,最好能設置在學生心理諮商中心,巡迴至各校輔導教師協會的觀點:

2.學生輔導工作並不等於心理諮商,學生輔導工作的目的在維護全體學生身心健康與全人發展,而非只顧及少數適應困難學生的心理諮商需求,所以不應將學生輔導工作窄化成心理諮商。

3.層級的區分不宜造成專業的階層化、切割化:如認為介入性輔導較發展性輔導專業;每一層級都應以輔導教師為主體來實施,而非發展性輔導由輔導教師來做,介入性輔導轉介給心理師、社工師。